home
homemail站內搜尋
  最新消息 關於港恩 醫師介紹 門診時間 診所位置 港恩G訊 Q&A問題
Get Adobe Flash player
 
 
健康G識
中醫G識
問問Dr.G
中藥G識
GForum
B計劃
禦病G道
G文化
G新聞
中醫G道
新冠肺炎防疫G訊
港恩醫師話你知
二十四節氣資訊
 
 
門診時間查詢
診所位置
聯絡我們
港恩FB
 
 
禦病G道
 
 
2014-04-29 / 作者:司徒潔瑩 醫師 /累計瀏覽次數: 9373 次/
濕到病!

香港位於南中國海沿岸,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每年到了3-4月,溫暖潮濕的海洋氣流與內陸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霧氣,因此香港這段時期的濕度一般較高,人與自然環境相應,故這段時期得病也多與濕氣相關;在人體中,春天是陽氣升發的時候,陽氣有如發動機把冬天封藏的寒水蒸騰,讓水氣周遊全身,由裡達表,因此人會感到皮膚、粘膜及毛髮比冬天時滋潤。到了5-6月,初夏的溫度進一步提升,水濕會繼續被蒸騰而彌漫整個地面,加上雷雨,濕氣愈盛。
 
在這個水氣帶動的過程中,如果寒濕太盛,或蒸騰無力,或疏導失利,或排泄不暢,又加上大自然界濕度較高,便會形成體內水濕太重而生病。一般多見以下的疾病: 
  1. 痛症:不通則痛,當濕氣太多凝聚在經絡,身體各關節、肌肉、筋腱易感酸重痹痛,尤以下半身為甚,四肢也顯得沉重無力,頸肩緊酸,頭重如裹或眩暈;
  2. 呼吸道疾病:肺為貯痰之器,濕氣加上溫度變化未定,可引起痰多咳嗽、鼻塞鼻水、呼吸不暢等症;
  3. 消化道疾病:脾胃負責收納腐熟水谷,吸收運化精微物質及水份到各臟腑,如果脾胃功能不足,或過食寒涼生冷/肥甘厚味,或過用寒涼藥物,或進食過量,導致食物或水液滯留,便容易出現胃腹脹痛、嘔吐、泄瀉、食慾不振、噁心、頻頻噯氣矢氣、排便不爽、肛門灼熱、便秘等症狀;
  4. 下焦疾病:水濕也可引起婦女白帶量多(清稀或白色,偶見黃色;黃臭)、陰癢、尿道炎或陰道炎、小便不暢而頻或澀痛;
  5. 皮膚癢:當水濕溢於肌表,加上汗出較少或不暢時,容易形成濕鬱肌表而出現濕疹、風疹、泛發性皮膚痕癢、面油過多、粉刺等;
  6. 全身性水腫、常感精神疲倦或怕冷;
  7. 口瘡、舌瘡、口淡、口氣、口乾飲水不解、汗臭等等。  
坊間有各式各樣的祛濕茶,不少人會自行購買飲用,但當中有部分中藥屬於清熱類,如夏枯草、白茅根、土伏苓、茵陳、板藍根、白茅根、雞骨草、馬齒莧、金銀花、連翹、紫草、淡竹葉、蘆根、燈心草等,如果個別人士身體陽氣不足,服用這類祛濕茶易令身體受寒,反而增加患病機會或拖延疾病治療,須知陽氣溫化,水濕才能被運化代謝和排走。
 
都市人生活繁忙,較少做運動,容易導致陽氣不舒(尤其是從事文職工作人士),汗出不爽,水濕滯留,而夏季多留在有空調地方,汗出更見困難,生冷之物及涼飲又經常放進口,令脾胃受寒,加上飲食無定時定量、生活壓力和休息不足,脾胃功能愈受阻礙,痰濕自然產生,至於一些濕熱症狀如小便黃赤、黃臭帶下、皮膚紅癢滲出黃水等可能與氣機不通有關,濕鬱久而化熱,而睡眠不足所引起的虛火,也易致生口瘡,因此治療時醫師會綜合各方病因,因勢利導,疏通氣機、潛降陽氣、溫陽利水、行滯化濕,而不只是單一方向清熱祛濕;必要時也會配合經絡治療,如拔罐、刮痧、針灸等。
 
除了尋求治療外,祛濕也可透過日常生活習慣做到,如:
1)少食寒涼生冷食物(包括魚生、沙律、冷藏水果),免傷脾胃,令寒濕內生;
2) 避免過食肥膩、夜宵、牛奶及奶製品(包括芝士、乳酪、冰淇淋)、過甜之物,以免增加脾胃消化負擔;
3) 天氣潮濕或體內濕重時不宜飲用過多水份,以免脾胃負擔過重;避免進食過量;
4) 如濕熱症狀較顯則不宜辛辣、煎炸之物,芒果、榴槤、菠蘿、荔枝等都不宜;
5) 每週做適量運動,讓身體陽氣得以舒展,溫化水濕,疏通水道(包括汗出、大小便),如遇陰天雨天,則不宜游泳;
6) 避免過多逗留空調環境,阻礙汗出;
7) 適量接觸陽光;
8) 避免未經中醫師診斷下自行飲用涼茶、龜苓膏、中成藥等等。
 
 
 
上一則  回選單頁  下一則
 
 
 
  港恩中醫診所/ 灣仔診所旺角診所荔枝角診所荃灣診所
辦事處:香港九龍荔枝角道838號勵豐中心303室 TEL:(852)2371-3681 E-mail:info@gloryin.com
Copyright © 2013 GLORY-IN CHINESE MEDICAL CLINIC – Designed by Pi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