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mail站內搜尋
  最新消息 關於港恩 醫師介紹 門診時間 診所位置 港恩G訊 Q&A問題
Get Adobe Flash player
 
 
健康G識
中醫G識
問問Dr.G
中藥G識
GForum
B計劃
禦病G道
G文化
G新聞
中醫G道
新冠肺炎防疫G訊
港恩醫師話你知
二十四節氣資訊
 
 
門診時間查詢
診所位置
聯絡我們
港恩FB
 
 
港恩醫師話你知
 
 
2020-10-30 / 作者:胡沛峰 醫師 /累計瀏覽次數: 1706 次/
脈診的源流及原理(二)
繼續上一回古人將體表脈動點與疾病聯繫,形成初期的脈診,這時會有聰明的同學仔會問:「全身上上下下一大堆體表脈動點,難道要逐個逐個把嗎?」答案是肯定的,當時古代的醫生就是遍身診脈以找出異常搏動,如張家山出土的漢簡《脈書》記載的方法:「它脈盈,此獨虛,則主病。它脈滑,此獨澀,則主病。它脈靜,此獨動,則生病…」所以大家如果發現身上某個地方的淺表動脈跳動得厲害或和平時的感覺不一樣,那麼大多代表你身體有不舒服了,咨詢下你的中醫吧。
 
這種遍身脈診麻煩麼?當然麻煩,所以古人在對脈診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某幾處的脈動較其他為明顯,亦因脈動明顯發現脈除了力度大小有分別之外,還有其他細微的不同,這個時期出現了「三部九侯脈法」(頸動脈、手橈動脈和足背動脈)、「人迎寸口脈法」(頸動脈和手橈動脈)等脈診方法,後期由《難經》提出「獨取寸口法」,單以手寸口為把脈的地方,此舉一來大大提高把脈的便利性,二來讓醫者著重在脈中更細化的信息,故「獨取寸口法」奠定了中醫平常脈診把脈的位置。

作者: 胡沛峰醫師

#港恩中醫 #胡沛峰中醫師 #港恩醫師話你知 #把脈 #脈診 #中醫

 
 
 
上一則  回選單頁  下一則
 
 
 
  港恩中醫診所/ 灣仔診所旺角診所荔枝角診所荃灣診所
辦事處:香港九龍荔枝角道838號勵豐中心303室 TEL:(852)2371-3681 E-mail:info@gloryin.com
Copyright © 2013 GLORY-IN CHINESE MEDICAL CLINIC – Designed by Pi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