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mail站內搜尋
  最新消息 關於港恩 醫師介紹 門診時間 診所位置 港恩G訊 Q&A問題
Get Adobe Flash player
 
 
健康G識
中醫G識
問問Dr.G
中藥G識
GForum
B計劃
禦病G道
G文化
G新聞
中醫G道
新冠肺炎防疫G訊
港恩醫師話你知
二十四節氣資訊
 
 
門診時間查詢
診所位置
聯絡我們
港恩FB
 
 
中藥G識
 
 
2015-05-05 / 作者:莫家舜 醫師 /累計瀏覽次數: 5109 次/
中藥性味


中醫用藥是建基於長時間的臨床實踐,面對數之不盡的草木金石動物,中醫是如何去認識和運用中藥材的呢?早於《神農本草經》已有指出:「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簡單來說,中醫是以藥物不同的氣味偏性去糾正人體陰陽的偏差,回復平衡健康。
 
  中醫學是直觀而感性的,面對中藥,中醫會以「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及「歸經走向」去理解中藥,結合陰陽五行和經絡臟腑,中醫就可以處方用藥治病了。
 
四氣
  中藥可分為寒、涼、溫、熱四種最基本的藥性,另外還有不溫不涼、不寒不熱,屬性平和「性平」的藥物。
 
  涼為寒之次,熱為溫之甚。所以寒、涼和溫、熱是程度上的不同。寒、涼屬陰,能治療熱性、溫熱太過的疾病,有清熱、解毒、瀉火的功用。而溫、熱藥物則屬陽,能治療寒性、陽氣不足的疾病,有溫陽、散寒的功用。其中從藥物的偏性程度上還可劃分出大熱、大寒兩種屬性。
 
五味
 五味可分為酸、苦、甘、辛、鹹五種,剛好能與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匹配。它是藥物實質味道的反映,同時亦是根據臨床經驗所歸納出來的結果。而其中清淡味道的藥物,中醫又會再歸類為「味淡」這一個味道。
 
  分析藥物的「五味」,就能得知藥物的作用,因為五味各有其獨特的功用。
  「酸味」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虛汗多,小便頻,白帶多,久瀉久痢等情況,就可以用烏梅、五味子等味酸收澀的藥物去治療。
 
  「苦味」藥物則有清火、降氣、燥濕的功用。例如黃連能清熱燥濕治泄瀉,味苦的杏仁能降氣平喘止咳嗽。
 
  「甘味」藥物滋補和中、緩急止痛的作用。如人參、山藥等健脾補氣的補益類藥材,及用以治療脘腹痛的甘草都屬於甘味。
 
  「辛味」則能發散通絡、行氣活血的作用。很多發汗以治感冒的藥物如麻黃、生薑都屬於辛味。能治療頭痛的川芎就是以其辛味行氣活血、通經活絡。
 
  「鹹味」藥有軟堅散結、潤下通便的作用。古時用以治療甲狀腺腫脹(癭證)的昆布、海藻,以及瀉下通便的芒硝都屬於鹹味。
 
歸經走向
  了解藥的性味就能知道藥物在人體的作用,再利用它的特性去治療疾病。但我們運用中藥之前,還要先去了解不同的中藥的作用地點,中醫學中稱為「歸經」及「升降浮沉」。例如同是苦寒清熱的「黃芩」、「黃連」和「黃柏」三味藥,他們清熱的作用走向就各有不同,黃芩能清肺經熱,可以治療痰黃咳嗽,但就不能用於濕熱下注膀胱引起的血尿。對於濕熱下注膀胱,能入腎及膀胱的黃柏就是更好的選擇。當想要清心火的時間,我們就會應用入心經的黃連。歸經論就是去研究每一種物藥所入的經絡臟腑,中醫用藥時就能根據不同疾病的相關臟腑作針對性「標靶治療」,而不是如廿四味涼茶一般,如亂石投林,祈求萬中中一的「大包圍式」處方。
 
升降浮沉
  中藥在人體中除了「四氣五味」和「歸經走向」之外,還有不同的上下走向。薄荷、浮萍都清輕上浮,能到達體表皮膚,所以感冒時要發汗解表,或治療皮膚病、小兒出疹時都有機會用到它們。相反,膝痛足跟痛等下肢疾病時,就可以用走下肢的牛膝。在處方時很多時候都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加入需要的「藥引」。
 
 
 
上一則  回選單頁  下一則
 
 
 
  港恩中醫診所/ 灣仔診所旺角診所荔枝角診所荃灣診所
辦事處:香港九龍荔枝角道838號勵豐中心303室 TEL:(852)2371-3681 E-mail:info@gloryin.com
Copyright © 2013 GLORY-IN CHINESE MEDICAL CLINIC – Designed by Pintech